中國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年報:淨利翻倍,「新服務」布局撬動全新增長極

投資收益驅動淨利倍增,零債結構築牢發展根基 2025年4月17日,中國創新投資有限公司(01217.HK,以下簡稱「中國創新」)發布2024年年報及環境、社會及管治(ESG)報告(以下簡稱「年報」)。年報顯示,在全球經濟下行背景下,公司憑借多元化投資策略和零債務財務管理,實現逆勢增長,彰顯了其獨特的投資價值和長期增長潛力:2024年,中國創新實現收入約6.88億港元,較2023年的約3.88億港元增長約77.46%,在港股同類「二十一章公司」(指根據港交所《主板上市規則》第21章在主板上市的投資公司)中位列前3(數據源自F10同花順金融服務網及各公司財報數據)。溢利方面,公司全年錄得投資毛利約1250.5萬港元(2023年錄得虧損約314.9萬港元),推動淨利潤由上年約219.3萬港元增長128.23%至約500.5萬港元。穩健強勁的增長勢頭,反映出中國創新以靈活的投資策略和成熟的市場判斷,有效應對了投資環境變動挑戰。 尤為突出的是,中國創新財務狀況持續穩固,延續了其自2002年以來始終保持的零債務結構,於業界獨樹一幟。年報顯示,公司總資產約為5.49億港元,其中流動資產淨值約為3.29億港元,占總資產比率高達60.06%。該項數據反映出,在流動性與資產規模的關聯維度上,中國創新達成了契合自身發展階段的高效平衡,對比同行表現突出(數據源自F10同花順金融服務網並結合各公司財報數據修正),更將直接轉化為其在資金周轉及利用上的競爭優勢。 該等卓越的流動性水平,主要得益於其長期審慎的財務管理與嚴格的風險防控。例如,中國創新從未透過債務融資進行過度投資或激進擴張,而是堅持依托自有資金或股權融資穩健布局長期業務發展(參考中國創新曆年年報),並時刻為捕捉重大增長機遇預留充足的資金儲備——即使將A股及H股共計40多間投資類公司財務狀況納入對比範圍,中國創新憑借其零債務的流動性指標,在所有實現盈利的公司中仍位居前列(數據源自F10同花順金融服務網及各公司財報數據)。 「新服務」領域突破,酒店投資撬動全新增長極 中國創新長期在多元化投資組合中展現出戰略前瞻性,其持有的非上市企業股權覆蓋了新能源、新光源、新材料、新健康、新資本等領域,該等賽道具備政策支持和估值潛力,未來若推進資產證券化或將釋放可觀收益。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,中國創新在「新服務」領域的突破性布局。2024年下半年,公司受邀,攜手資深紅籌股企業粵海投資有限公司(00270.HK),共同投資並推動成立Oasis Avenue Limited(「粵海創新」),並對粵海創新持股達42%。隨後,粵海創新與老牌地產投資企業廖創興企業有限公司(00194.HK,「廖創興企業」)達成戰略合作,簽署一宗包含「基本租金收益」與「營業額租金收益」(廖創興企業2024年年報)的十年期租賃協議(亦稱「保底分賬協議」),從而令粵海創新正式成為廖創興企業旗下位於干諾道西181-183號的酒店物業的新運營方,並於12月15日以「粵海181酒店」全新品牌正式開啟運營新篇章(大公網:《粵海集團首個混改酒店項目「粵海181酒店」在香港揭牌》,2024年12月15日)。上述象征著三間上市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的協議,被地產咨詢公司世邦魏理仕稱為「2024年香港最大的酒店交易」(世邦魏理仕:《世邦魏理仕協助廖創興企業及粵海國際成功促成粵海181 酒店總租賃協議》,2025年1月17日)。 此次合作憑藉在香港酒店業實現的「三個首次」開創性成就,獲得中港媒體廣泛報道與熱議:首次集結三家上市公司達成戰略合作、首次由國有企業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投資、首次設立員工持股平臺(如大公網:《捕捉機遇/粵海在港創新商業模式 首推混改項目》,2024年12月16日),一系列突破正彰顯著合作模式的代表性與影響力。 年報續指,粵海181酒店未來將應用由中國創新長期關注並投資參與的免費經濟新模式「共同富裕計劃」,或透過「買東贈西」創新機制(中國創新官網新聞稿《中國創新深入研究「買東贈西」投資模式》),為消費者提供更大價值,為新經營創造更多收入,為香港酒店業突破「收入天花板」提供全新思路。具體而言,符合資格的潛力創新企業(如粵海創新)若采用「買東贈西」式組合銷售方案,將獲得資產公司(如中國創新所投資的其他企業)有形資產(現金貨幣、用益物權)與無形資產(用戶流量、廣告套票)支持,以支持其贈物策略落地。在消費環節,消費者購買主打產品(「東」)時,則可獲贈形態不同但與前者高度匹配的產品(「西」),令其在支出不變的情況下獲取更高消費價值。經此股權投資驅動創新企業人、財、物、宣收入增長,資產公司將獲取長期增值回報,最終實現消費者、創新企業與資產公司循環獲益、多方共贏(綜合參考官網新聞稿《中國創新深入研究「買東贈西」投資模式》)。此創新舉措有望為香港酒店業發展樹立新標杆、打造新樣本,彰顯中國創新投資商業模式變革的戰略先行姿態。 堅守穩健經營,錨定長遠增長 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,消費者及企業信心疲弱帶來挑戰,加上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及金融環境收緊,中國創新預計市場狀況將繼續充滿挑戰。然而,公司管理層審慎判斷有關挑戰屬暫時性,並可能成為推動傳統模式向創新模式轉型的契機,從而為長期增長創造條件。未來,中國創新將繼續專注於發掘高潛力投資機會,持續重點關注並投資免費經濟模式,比如:「投資光伏建築,不向用戶收取房租,卻向電力公司收取發電收入;投資債務票據,不向客戶收取利息,卻會收取掛鉤指數增長回報」等,以創新投資市場獨有亮點,沉穩應對艱鉅全球環境。 此外,中國創新亦遵循監管指引在ESG方面持續落實多項舉措。愛護環境方面,公司制定系列詳細規定以應對氣候變化、降低能源消耗等,並持續推廣可持續用紙、加強管理資訊科技設備,實現人均用紙量較2023年度下降約15%,辦公室人均耗電量及溫室氣體排放量亦有所下降。社會責任方面,公司工作團隊實現性別及年齡多樣化,同時高度重視員工發展,除提供公平公開的獎勵計劃外,全體員工參與每周內部培訓,2024年度培訓時數超過50小時。健全管治方面,公司重視穩健領導及良好管理,並在此基礎上鼓勵適當行為。作為一間穩健經營超二十年的上市投資公司,中國創新也將持續致力於樹立ESG建設標杆。 中國創新稱將繼續透過戰略性投資和穩健經營管理,穩步實現資本增值,持續為股東及相關方創造更大價值。綜合來看,公司發展具備穩健預期,值得市場期待。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中國創新榮獲品質保證局「可持續金章」獎項

執行難題無解?債權人維權門路——懸賞公告

築牢「低級錯誤」防線,給粗心戴「緊箍咒」